(资料图片)
崭新的“小红车”亮相城市街头以来,深受市民喜爱。但也有人认为,应该取消200元押金,让大家骑得更轻松。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引起共鸣,希望公共自行车好上加好也是众人所盼。但仔细想想,一旦取消这200元押金,公共自行车或许就会“失去平衡”。
公共自行车从来就有,但共享单车为何依然能够风靡大小城市?原因显而易见:原先的公共自行车或者数量不足、或者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公众骑行所需。那么,能否加大公共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从实际情况看,没有哪个城市能够做到,否则就不会有共享单车的立足之地。道理很简单,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包罗万象,到处都要花钱但财政资金却是有限的,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口上。从价值排序上看,公共自行车虽然事关市民出行便利,但毕竟无法与养老服务、医疗保障以及菜篮子等重大民生问题相提并论,因而只能满足基本所需,甚至还不是“免费的午餐”。
理解了公共服务并非都是免费服务,也就能正确看待“小红车”的200元押金了。原先需要自己购买自行车,坏了还得修理,丢了更得重买。现在只需200元押金就能想骑就骑,只要不超时无须再付租金,这不是挺好吗?偶尔骑行的人认为没必要付出200元押金,完全可以选择无须押金的哈啰单车,那就每一次都要付点小钱。既有“小红车”、又有“小蓝车”,“公私合营”的公共服务可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骑行需求,显然要比原先的“一车独行”更加完美。
这样想来,这200元押金还真的不宜取消。否则,“小红车”车况又好,还能“白骑”,就会彻底挤垮共享单车。果真如此,政府就得投入大量资金添置“小红车”,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现实情况是,大量民生实事亟需公共财政“输血”,许多还是老百姓急难愁盼之事,哪能为了200元押金因小失大?
“小红车”、“小蓝车”各有千秋,骑行公共服务就能保持动态平衡。“小红车”之所以能够全面更新,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不落后于“小蓝车”。而有了“小红车”相伴相随,“小蓝车”也得注意车容车貌,还不能任意割消费者的“韭菜”,否则就会失去市场。如此“公私合营”,最终受益的自然是广大市民。
政力有限,民力无穷。在更多的公共服务领域,同样可以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来解决财力不足的问题。那就是,在投入公共资金、确保公益属性的同时,为民间资本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间,从而形成更加充盈的供给侧。兴办民生实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公私合营”共同支撑公共服务,大有尝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