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琼 记者 李丹
(资料图片)
在-20℃的冷库里搬货?机器人来助力!4月25日,全球首款冷库箱式仓储机器人在深圳首发。海柔创新,这家来自宝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重新定义箱式仓储机器人。
“为每一个物流仓库和工厂创造价值。”海柔创新战略市场部副总裁杨穗梅在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首创者和领航者,海柔创新自2016年成立以来业务实现了飞速增长,2020年订单额增长了6倍,2021年增长4.6倍,2022年则实现了4.2倍的增长。
目前,海柔创新的综合运营服务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了全球1000+商业项目。合作对象包括顺丰供应链、飞利浦、利丰、安踏、波司登、国药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
黑灯仓库,熄灯照样运行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一座没人且几乎没有灯光的仓库里,依然传来忙碌的声音,究竟是谁在干活?这里是海柔牵手全球领先的利丰供应链打造的“黑灯仓库”,海柔的箱式仓储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完成搬运、存储等各项工作。
杨穗梅介绍,海柔创新为利丰供应链量身定制A42箱式仓储机器人+HaiQ智慧仓储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首个智慧仓库物流中心2021年落地深圳前海,至今已平稳运行近两年。
智慧仓库物流中心践行“黑灯仓库”理念,投入运行即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数据显示,在最大限度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仓库照明用灯数量可减少60%,每月节省3120度电,工人行走距离从平均每天12.2公里降至每天1.5公里。同时,业务拣选效率提升三倍,拣货准确率高达99.99%,每月能节省5225张A4纸,一年节省的纸张数相当于20棵树。
“黑灯仓库”能够成为现实,源于海柔强大的科技原创能力。杨穗梅介绍,自2018年首创多层料箱机器人并与百世落地首个商业项目,短短几年海柔ACR机器人不断迭代,最高取货高度从4米迭代至10米,团队陆续研发了近10款新品。同时,海柔自创立之初就成立了软件团队,打磨HaiQ智慧仓储管理平台。目前,海柔员工1600余人,其中超50%为研发人员,已在全球积累了1600多项专利。
全球领跑,赋能千行百业
不止于“黑灯仓库”,海柔合作落地项目遍布各行各业。细看其上千个合作项目,其中既有协助飞利浦共同打造的2万平方米智慧工厂,也有为国内头部电商在全球部署的20多个自动化仓库。在为安踏部署的5个自动化仓库中,一个3,500平方米的仓库可实现每天超12万件出库量。
“我们还协助汽车头部客户实现整车厂的零部件自动配送,帮助医药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改造需求和各级仓网及药店的药品拣选配送。”杨穗梅告诉记者,在上药康德乐的上海仓,海柔的HaiPick系统可满足其未来5年业务规划的柔性需求。
据了解,海柔创新的HaiPick系统可以根据客户仓库业务需求提供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智能搬运存储、拣选、分拣。系统上线后可提高3-6倍人工拣选效率,最高提升500%的存储密度。目前已泛应用于鞋服、3PL、电商、电力、3C制造、医药、零售等行业的多个场景。
澳大利亚最大的线上图书商城Booktopia,便是HaiPick系统的受益者。杨穗梅介绍,在采⽤海柔的HaiPick箱式仓储机器⼈系统后,Booktopia整体的出库配送效率翻了一番,单⽇配送量实现从30000本到60000本的双倍提升,现在每天可递送145000种不同的图书。
在海外,海柔的客户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箱式仓储机器人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海柔已分别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荷兰、英国、韩国等地设立子公司,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
为了解锁更多自动化应用场景,海柔计划未来3年,每年投入5亿元的研发费用,用于HaiPick系统、ACR箱式仓储机器人、HaiQ智慧仓储管理平台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新产品建设。
“在人才和研发投入的双重加持下,我们希望赋能千行百业。”杨穗梅说。
选择宝安,插上腾飞翅膀
从2016年成立到去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海柔仅花了短短6年时间。
“选择宝安是无比正确的决策。”在杨穗梅看来,宝安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配套齐全,政府务实高效,这些都为海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穗梅认为,宝安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理中心,为企业的人才招聘、业务开展、融资、拓展海外市场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更是赋予了企业供应链优势。“在宝安,1小时车程内就可以找到我们所有的供应商。夯实了海柔的供应链体系。”
在创业初期,宝安政府部门务实高效的办公作风令海柔充满信心。从商事登记、政策咨询到办公场地租赁等各个环节,宝安各个政府部门都给予了细心、耐心的讲解和辅导。
去年,海柔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今年还荣获了中国专利奖。“在申报这些国家级的奖项和资质的过程中,宝安区相关部门都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可以说为海柔的发展再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杨穗梅说。
编辑:黄晓敏
审读:乔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