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友人的精神成为校本思政资源

2023-03-28 10:17:04 中国青年报

“艾黎先生那种对生命的珍爱跨越了国界,深深地打动着我、鼓舞着我!”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米江霞说起路易·艾黎,充满了崇敬之情。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在中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40年代,路易·艾黎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吸收劳动人民子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该校于1953年迁至兰州,是兰州城市学院的前身。

“他的精神已深深熔铸在我们心中,指引我们不断进步。”这学期开学以来,大四学生刘菲在学校的培黎展览馆实习,系统接触了路易·艾黎的生平资料后,内心深受震撼,决心向艾黎先生学习,毕业后扎根基层,作出一番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资料图】

挖掘校本思政资源,艾黎精神代代传

“培黎”意为“为黎明而培训”,这是彼时艾黎来到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创办培黎工艺学校的初心,也是如今兰州城市学院师生始终坚守的使命。

一次课堂作业,米江霞布置学生去发掘独特的校园文化,很多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都提到了校园中艾黎的塑像,“然而,很多学生只知道有个外国人的雕像,却不知道这人是干什么的,有怎样的事迹”。

米江霞通过查找资料大致了解了艾黎的生平,后来学校成立艾黎研究中心,建起了培黎展览馆,其中有大量关于艾黎的图文并茂的介绍。“艾黎先生在新西兰有着优渥的生活,然而他来到苦难深重的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最令米江霞感动的是,在甘肃山丹创办培黎学校时,艾黎不为艰苦环境所困,带领一批劳苦大众子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趟出了一条生路,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

“一个外国人,都能有这样的大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应该心怀祖国,为民族振兴而奋斗。”每次讲思政课,艾黎都是米江霞经常会提到的人物。在实践教学中,米江霞也十分注重培黎文化与思政教育课程的结合,她时常鼓励学生寻找培黎校区的文化资源写调查报告,让学生系统了解艾黎等老一辈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光辉事迹。

就读思政专业的吕楠现在已读大四,热爱教育的她心里始终埋藏着一颗当老师的种子。然而,是走出去还是留在家乡,一度成为令她难以抉择的问题。“走出去,意味着更多机会、更多挑战和更多可能性,留下来意味着什么呢?”艾黎的故事悄然潜入她心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不论到哪里,只要有一颗报国的心,就能让人生有意义”。

以艾黎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自从8年前只身从东北石油大学来到兰州城市学院任教,安会明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在石油大学系统接受了石油开采相关专业学习,安会明自我感觉对专业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来到兰州城市学院,这个以艾黎创办培黎学校时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办学理念为校训的应用性本科院校,让安会明对专业教学有了新的认知。

石油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王鹏宇清楚地记得,在上石油开采相关课程时,安会明讲授了抽油机的原理后,特意安排学生动手制作抽油机,这让他对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印象十分深刻。

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手脑并用、创造分析”这8个凝练的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在金工实习中,我们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很多时候就是从做一个简单的锤子开始,虽然很累,但坚持时间长了,就会比别人上手快,对理论的理解更深一层。”王鹏宇说。

在兰州城市学院,“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指导着各个专业的育人实践。在设计艺术学院陶艺工作室,院长姚屹东带领学生自己动手,用当地的黄土就地取材,应用陶艺技术,制造出有本土特色的陶制品,让学生在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中深刻感受本土文化的厚重和悠久。此外,艺术设计学院还将敦煌元素应用到工艺美术创作中,制作出独具敦煌文化特色的工艺作品,让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形式得到传播。

“艾黎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惠泽了一代代学子。”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路易·艾黎研究中心主任石虹认为,艾黎先生“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理念,是培黎学校成功办学实践的法宝。

“从1927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艾黎先生就扎根中国大地,播撒希望的种子,90多年后的今天,他所播撒的种子已经深深根植在中国的热土上抽枝、发芽、开花、结果。今天,这条河已淌入了兰州城市学院的每个角落,也将长久地滋养兰州城市学院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兰州城市学院校长曹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